西蜀子云亭典故?
一、西蜀子云亭典故?
陋室铭西蜀子云亭的来历:子云亭是纪念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家扬雄的建筑。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更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名句,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扬雄曾在绵阳读过书,隋朝时便有人在西山凤凰嘴建有子云亭。李白曾有诗说:“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亭”,说明子云亭在诗人的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更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名句,使子云亭名传千古,为后人所景仰。但子云亭实际早已败朽,20世纪80年代在旧址上重建的子云亭,通高21米,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底层共有128根柱子,阁上重亭,飞檐凌空,因位于凤凰嘴顶端,三面凌空,下临绝壁,十分险要,雄奇。
二、西蜀子云亭指的是谁?
“西蜀子云亭”中指的是扬雄(扬子云)。《陋室铭》中用诸葛亮的“卧龙草庐”和扬雄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以及两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
三、西蜀子云亭的典故?
“西蜀子云亭”在何处呢?
显然在他的家乡成都。《太平环宇记》载:“子云宅在少城西南角,一名草玄堂”。何涉《读书堂记》载:“杨雄子云有宅一区,现锦官西部隘巷,著书墨池在焉”,清朝同治年间出版的《成都县志》中也说:“在城西武担山前,顺治六年,邑令张行建,在杨子云故址修建。”武担山前几字告知人们方位,在成都青龙街,即成都十三中学处是正确的。
但现在没有“子云亭”亭子了。遗址原来还有“洗墨池”,传说是他著书后洗砚盘、毛笔的池子;“子云亭”在池旁,是他著书的地方,或看书的地方。
清嘉庆二十四年,四川学政聂洗敏在此修建墨池书院,墨池再次扩大,便可划船,垂钓,人又称此为“东园”。
民国时期,日本飞机轰炸成都,成都县搬迁西郊茶店子,相传墨池迁不走,被填平了,“子云亭”也被迁往茶店子,即今金牛区百货公司处。据传,这也是成都人怕毁坏了子云亭的作为。茶店子的“子云亭”一直保护完好,只是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才被毁坏。
四、西蜀子云亭的意思?
西蜀子云亭,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一环路西段西侧,西南科技大学西山校区南侧,在西山(凤凰山)风景名胜区内 。西山风景名胜区面积约0.3平方公里,以“西蜀子云亭”为中心,是集名亭、古墓、寺观及秀山、碧水于一体的文物古迹公园。
五、西蜀子云亭指的是什么?
子云亭因唐时著名文学家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而名满天下。
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字子云,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得辞赋家,汉成帝时曾任给事黄门郎。王莽当政时,校书天禄阁,官为大夫。扬雄本成都人,但在成都并没有留下多少遗迹,却在绵阳西山留下一个子云亭,常为后世文人所吟及。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就是后人对扬雄在西汉文坛上所处地位的评价。
六、西蜀子云亭什么意思?
西蜀子云亭的意思是指子云亭因唐时著名文学家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而名满天下。
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字子云,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得辞赋家,汉成帝时曾任给事黄门郎。王莽当政时,校书天禄阁,官为大夫。扬雄本成都人,但在成都并没有留下多少遗迹,却在绵阳西山留下一个子云亭,常为后世文人所吟及。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就是后人对扬雄在西汉文坛上所处地位的评价。
七、西蜀子云是哪个题的?
西蜀子云亭
子云亭是纪念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家扬雄的建筑,因唐时著名文学家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而名满天下。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字子云,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汉成帝时曾任给事黄门郎。王莽当政时,校书天禄阁,官为大夫。扬雄本成都人,但在成都并没有留下多少遗迹,却在绵阳西山留下一个子云亭,常为后世文人所吟及。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扬雄。”就是后人对扬雄在西汉文坛上所处地位的评价。
八、蜀的读音(在"西蜀子云亭"这句话里)?
展开全部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句话出自于《陋室铭》,意思是说有名的南阳卧龙诸葛亮和西蜀的杨子云,这两个人都是当时所处时代为非常有名的人, 但是他们成名前所居住的地方都很简陋,这是对作者陋室铭中陋室的一种举例。
南阳茅舍中出了东汉末年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西蜀陋室中出了著名文学家杨子云,他留下《蜀都赋》《太玄》《法言》《方言》等名篇。诸葛亮一生的伟业,以成都武侯祠让人熟知,杨子云,则以地名“子云亭”让人缅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
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作者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陋室铭
九、西蜀子云亭的子云亭是谁?
西蜀子云亭的子云是扬雄。
扬雄生于公元前53年至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人。扬雄少年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长安,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
该句出自《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十、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典故?
这是唐朝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中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