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红红茶:红茶界的鼻祖
一、祁红红茶:红茶界的鼻祖
祁红的起源
红茶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茶叶之一,祁红(Keemun Tea)作为红茶界的鼻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品质。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黄山附近的祁门县,因而得名,“祁”指的就是祁门县,“红”则指的是红茶的特征。
祁红红茶的特点
祁红红茶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在茶界独树一帜。它以叶片紧结、色泽乌润、茶汤红亮、汤底纯净等特点而闻名。其鲜艳的红色汤底散发出花香、果香和蜜香,入口醇厚、滋味甘甜,带有淡淡的焦糖和可可的香气。
祁红红茶的制作工艺
祁红红茶采用的是传统的工艺制作,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和烘焙等过程。祁红红茶的鲜叶选用细嫩的一芯二叶作为原料,经过精心揉捻和发酵,才能形成特有的香味和口感。
祁红红茶的文化影响
祁红红茶作为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都享有盛誉。它不仅是中国四大红茶之一,也是国内外高端茶叶市场的热门产品。红茶在英国、印度等国家也有广泛的消费群体。祁红红茶通过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成为中外茶叶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结语
祁红红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品质,其香气浓郁、滋味鲜美,深受茶叶爱好者的喜爱。作为红茶界的鼻祖,祁红红茶通过其卓越的品质和文化价值,不断带给人们茶叶的享受。无论是品味还是传承,祁红红茶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带给您关于祁红红茶的更多了解和心灵的享受。
二、祁门红茶分类,祁红品种?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茶树“槠叶种”制作。产于安徽省祁门县及其周边等地,其中以祁门的历口一带为最优,此区红茶为祁门红茶之冠。
祁红种类
祁门红茶按制作工艺分为两类四种:
①传统类:祁红工夫;
②改良类:祁红香螺、祁红毛峰、祁红松针(又名祁红金针)。
三、小种、滇红、祁红三大红茶,有何区别?
喝过小种(就这个问题而言,准确来讲应该是正山小种)、祁红、滇红中最顶级的茶品,深有体会,下面全是干货:
首先要清楚的是,三者茶种是不同的。正山小种采制由小叶种茶树,祁红是槠叶种,是中叶种茶树,滇红是凤庆大叶种。
红茶适制性有一个重要的指标,酚氨比。也就是茶多酚与氨基酸类物质的比例。红茶需要酚氨比更大的茶树鲜叶。
滇红的凤庆大叶种酚氨比相对较高,制作出的滇红味道浓厚,色泽也更深。
以创制滇红的凤牌为例,无论是100块的口粮茶,还是上千块的金芽,闻起来都有一种果香,类似于话梅,这是大叶种茶的共性,普洱茶也有这个香味。
滇红原先是切断工艺的工夫红茶,出味很快,稍微浸泡就浓厚了。后来的原叶茶比如金芽金针,更耐泡,口感也更细腻甜润。
祁红也是切断工艺的工夫红茶,当然现在也有不切断的。它有一种很独特的香气,干茶和茶汤都有这种香气。不像花香,也不是果香,是更为清爽高扬的气味。很难用词汇形容,所以有“祁门香”之称。
祁红也是制作规程最标准的,80年前,吴觉农在祁门的时候,制定的制作规程现在还是沿用。滇红的创制者冯绍裘也在祁门工作过。
正山小种作为所谓的红茶之祖,其实它长期以来都是出口,80/90年代转内销,很难打开销路,因为传统正山小种是松烟熏焙的,差一点的闻起来是烟香,好的闻起来是桂圆香。不夸张的说,真的是桂圆香。
但中国饮茶方式是清饮,所以绝大多数人不习惯这种味道。后来无烟工艺出来了,加上金骏眉横空出世,正山小钟才重新回到高档红茶家族。
无烟的正山小钟,味道是花香加一点甜润。不如滇红浓厚,也不如祁门香那么有标志性。
我更喜欢有烟的传统做法,桂圆香是非常独特,穿透胸腔和鼻腔,第一次喝非常震撼。
先写这么多。有啥问题或不同意见咱们在评论区探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公众号是见识茶会,茶方面比较系统的文章,会放在上面。
我的其他文章:
求推荐可以无脑买的茶叶品牌?现在哪些才是真正的金骏眉?为什么茶叶店喝的茶叶跟买回家的茶叶喝起来口感差距这么明显?喝茶需要的基本款的茶具有哪些?四、祁红和祁门红茶的区别?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由安徽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相关经典名句:“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祁红的主要特点是:茶叶外形条索紧细,苗秀显毫,色泽乌润;茶叶香气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兰花香,国际茶市上把这种香气专门叫做"祁门香";汤色红艳透明,叶底鲜红明亮。滋味醇厚,回味隽永。
五、红茶鼻祖是?
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红茶最初被称为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鼻祖。所谓正山的含义,据《中国茶经》所载是“真正高山地区所产”之意。正山的范围界定在以庙湾、江墩为中心,北到江西铅山石陇,南到武夷山曹墩百叶坪,东到武夷山大安村,西到光泽司前、干坑,西南到邵武观音坑。
只有产于福建崇安县星村乡,桐木关等正山产区的小种红茶,才能称为正山小种。而“外山小种”指的是政和、屏南、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仿制的小种红茶,仿制的小种在品质上还是与正山略有不同,于是才有了正山和非正山的界定。
六、为什么池州红茶称祁红?
光绪元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辞官回乡,目睹红茶畅销多利,来到池州东至县尧立公立茶号试制红茶成功。
扩大产量又来到相邻的祁门闪里、历口,设立红茶分号。后又扩大到石台、东流、贵池等县。
口大这些茶区自然条件优越,茶叶品质好,有天赋的香气,很适制红茶,加上广大茶工、茶农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品质超群,在世界红茶中独树一帜。
因祁门是最早的红茶集散地,为了便于出口,祁门、池州茶区所产红茶,统称为祁门红茶,简称“祁红”。
七、祁红春螺是红茶吗?
祁红香螺属于红茶,是祁门红茶中的新名茶,产于安徽祁门,原料采摘时间在谷雨前,现采现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打胚等工序制作而成,制成的茶叶呈卷曲状似螺,茶色乌黑发亮,冲泡后茶汤红亮,茶香高扬持久,入口甜润,叶底鲜红明亮。产于安徽祁门,是祁门红茶中最具创新的产品
八、红茶的种类:了解红滇红和祁红
红茶是一种广泛受欢迎的茶叶类型,有许多种类和品种。其中,红滇红和祁红是两种备受推崇的红茶品种。九、祁红香螺是红茶还是绿茶?
祁红香螺是红茶“祁红香螺”名茶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利用科技优势,采用国家级茶树良种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相结合的办法,于1997年创制而成,送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全面质量检验,达到部(省)级名优茶品质标准;1998年5月在安徽省第五届名优茶评审会上,品质名列前茅,被评定为省级名茶;2000年7月,用配套机制工艺生产的“祁红香螺”茶获得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评委的好评,被授予第二届“国际名茶”金奖的称号。纯手工,外形乌润卷曲如螺,金毫显露,汤色红亮,甜香高长,滋味甜润,叶底红明。精选有机无害雨前春叶为原料。
十、如何区分滇红、金骏眉、正山小种、川红、祁红、英红等红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知乎: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五一的时候,去桐木看采茶。
那时候金骏眉的“花期”已过,采的已经是大赤甘品级了。
大赤甘是一种相当于白茶中寿眉一般的存在,叶片比较粗旷,有点宽人大裙的感觉。
茶农正在发酵它,放在一个竹编的筐子里,上面盖上干净的白棉纱布。
茶农揭起这层布,给我们看正在发酵中的大赤甘——经过一晚上的发酵,原本深绿色的叶片现在呈现出铁锈红般的颜色来,仿佛羞红了双颊的村姑。
看上去挺美。
参观过青楼之后,坐下来喝茶。在一条小河边,左侧是一片菜茶——爷爷的爷爷辈种下来的茶树,现在已经不知道是什么品种了,只能统称“菜茶”。
用桐木的井水,泡了金骏眉,泡了野茶,泡了老丛。
心满意足准备离开的时候,茶农说,还有一款银骏眉,也给我们试一试。
原本是不打算试了,因为时间来不及,天就要黑下来了,暗了山路难开,我们还要回三姑去呢。
桐木是自然保护区,有广袤的原始森林。
还有猴群出没。
山壁上还有飞石,时不时掉一块下来。
这种路,天黑了李麻花不敢开,而我们团队里,没有男生——万一猴王抢了李麻花去当压寨夫人怎么办?
当时一听说还要喝茶,心里的第一反应是拒绝。
毕竟有了金骏眉珠玉在前,这银骏眉嘛,不喝也罢。且市场上的银骏眉,几乎大多数与金骏眉相差甚远,口碑不是特别好。
于我,不是很有吸引力。
《2》
然而,茶农太热情,立马就从桌子下掏出了银骏眉的罐子。
三下五除二倒出茶来,摆在小筐里给我们看。
原本只是随意地瞄一眼,就呆住了。
李麻花在一边惊讶,这跟前面喝过的金骏眉,长相几乎一致啊。
茶农得意地笑,解释说,这原本也是打算做成金骏眉的,但是那天带山的人 是她女儿,年轻人不太懂行,采的时候工人手粗了一点,采得有点不整齐,偶尔还带片小萼叶下来。
做好之后,定级的时候,发现这不能定金骏眉,毕竟还稍带一点点小叶子在上面。
只能定作银骏眉了。
试喝了一下,果真,汤水清鲜度跟金骏眉差不太大,不过花香馥郁了更多——毕竟有带一点小萼叶,香气更足。
叶片的花香会更盛,果香也更娇艳,是三春之桃那种鲜嫩欲滴。
拿起前面喝的金骏眉干茶,再对比现在喝的银骏眉干茶,发现,差别还真的不是太大。
至少没有喝过真正金骏眉的人,是分不出来的。
就算喝过金骏眉,不细加分辨,也是分不太出来两者差异的。
看我面露难色,茶农点点头,说,你猜得没错,外面很多金骏眉,就是用这种银骏眉冒充的。
从银到金,只消换一个字,价格就能翻上好几倍。
村姑陈和李麻花面面相觑。
为人性的弱点,一声叹息。
银骏眉【品鉴笔记】
香气:
一揭盖,就是浓郁的桐木关山场气息扑面而来。
那种高山的原木味道,各种植物荷尔蒙混合在一起的气味,清新又纯朴。
耳边仿佛响起松涛声,泛起竹啸声。
老木头的纤维感、桐木关百年老菜茶的威力,可见一斑。
花香在第二层涌起,层层叠叠而来,是一朵一朵的花开,是大卷大卷的花瓣,丰腴华美地盛放在眼前。
那一阵又一阵的花香,是一波又一波不停涌来的海浪,在猛然一阵高扬花香形成的大潮里,闻香的人,瞬间被淹没,披头盖脸,除了花香,再闻不到别的气味。
第三层是果香。
这一回,不是鲜龙眼的鲜甜香气了,它变了,变成了晒干的龙眼的甜香——带着点阳光的味道与烘干的气味,还有几丝植物蛋白被烘烤过后的焦香。
是食物成熟的气息,契合了远古流传下来的人类对食物的冲动与眷恋。
这晒干的龙眼果香,略有几丝焦糖香的气味,但更多的,是甜馥,一种又甜又馥郁的干果的气息。
让人闻了就想咬一口的那种——香露滴芳鲜,并蒂连枝照绮筵。惊走梧桐双睡鹊,腰底黄金作弹圆。
滋味:
桂圆汤,花蜜香,是这款银骏眉红茶给人的第一印象。
中规中矩的桐木味道。
但自第二冲起,它的滋味就变了。
木质香起底,成为了诸般花香与果香底部那层厚实的内衬,无论你的舌头多么灵活,细细地分拔开了花香与果香,但这层沉实的木质香,便一直在那里,像一层香雾,细滑稠浓,又绵柔似锦。
有了这层木质香打底,加上稠滑的茶汤,这些花香果香,便被牢牢锁在了茶汤里。
就像一块巧克力蛋糕,当中夹了朱古力,夹了忌廉,吃起来是一种丰腴华美的混合口感,十分美妙。
尤其,这款银骏眉当中打底的,是木质香,是稠滑茶汤。
这就更加令它焕发出别的红茶所不具备的光华来。
桐木的老树,桐木的高山韵,在这茶汤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此中有真意,相逢已忘言。
【后记】
又是一个25度的冬天。
村姑陈在阳台上,冒着晒黑手臂的风险,给大家写下了上面这段文字。
原本,今年已经上架了金骏眉,便不再打算上架与它一脉相承的银骏眉。
奈何,金骏眉几乎断货,茶友催逼甚急。
遂忆起五月初时邂逅的那一款银骏眉,彼时它还只是半成品,便已经如此令人难以忘怀。
于金骏眉喝光了的茶友而言,是一种候补。
于从没喝过金骏眉红茶的茶友而言,是一种借鉴。
于一直在喝假金骏眉的茶友而言,是一种唤醒。
好处原来这么多。
决定上架之。
希望大家喜欢。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