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农药残留排名?
一、茶叶农药残留排名?
1、春绿茶
市场上农残超标的茶叶,主要是低海拔地区出产的夏秋茶,早春采摘的茶叶和高山茶,相对来说比较安全。比如绿茶,较好的茶叶一般是在清明或谷雨之前采摘,那时候气温比较低,虫害较少,且茶芽萌发后数天之内就采摘完毕,不需要用药。绿茶如果用药,一般是入夏之后,气温升高,虫子滋生较多,如果要采夏秋季节的茶叶,就需要用药。
2、有机茶
不喷洒农药的茶,技术上是可以种植的,但是实际上大部分人是喝不起的。这种茶叶叫做有机茶,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目前全国有机茶产量仅占茶叶总产量的1%~2%,而且这些有机茶中又有多少是真的“有机”的又不好说了。
3、高山茶
海拔较高的茶园,虫害一般较少,原因是山太高,温度低,没有虫子,用药的情况也远远好于低山茶。比如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桐木关范围内的正山小种茶园,几乎不存在使用农药的情况,武夷山三坑两涧范围内的正岩茶,也没有使用农药的情况。另外,野生茶和古树茶不需要打农药,老树不怕虫,这是古话。
二、茶叶的药性归经
茶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之一。除了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外,茶叶还有着丰富的药性。在中医中,茶叶的药性归经是非常重要的。
茶叶的药性
茶叶的药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清热解毒 2: 除烦止渴 3: 提神醒脑 4: 降低血脂 5: 防癌抗癌
除此之外,茶叶还有一些其他的药用价值,比如调节肠胃、降低血压、预防龋齿等等。
茶叶的归经
茶叶对应的归经是肝、胃、肺。茶叶的甘、苦、寒、凉、微温等性味,对应着不同的归经。
1: 绿茶:归肝、胃、肺经。绿茶性味苦寒。 2: 黄茶:归脾、胃经。黄茶性味微温。 3: 白茶:归肺、肾经。白茶性味甘凉。 4: 青茶:归肝经。青茶性味苦凉。 5: 红茶:归脾、胃、肾经。红茶性味甘温。
因此,不同归经的人群应该选择对应的茶叶来饮用。
茶叶的禁忌人群
茶叶作为饮品,虽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饮用茶叶也有一些禁忌。
1: 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对于心脏不好的人来说,饮用过多可能会引起心悸等症状。 2: 茶叶中含有草酸,对于肾结石患者来说,饮用茶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在饮用茶叶时,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品种和饮用量。
总之,茶叶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饮品,同时也是一种药材。了解茶叶的药性和归经,对于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品种和饮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茶叶上有农药残留吗?
有
茶叶既然使用农药,必然或多或少会有些残留,但有农药残留和农药残留超标是两回事。国家允许在茶叶上使用的都是些低毒农药,而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GB 2763-2016)规定了48种农药在茶叶中的限量要求,这些限量值都是根据科学的风险评估得到的,只要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不超过标准规定,对消费者而言就是安全的。
而且,茶叶上使用的多为拟除虫菊酯类等脂溶性农药,在泡茶过程中能浸出到茶水中的量很有限
四、茶叶有农药残留吗?
有
茶叶有农药,因为要去害虫、除草等。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五、如何去除茶叶农药残留?
因为使用了农药而导致茶叶产生了农药残留问题是目前茶叶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以下是一些去除茶叶农药残留的方法:
1.清洗:购买茶叶后,可以在清洗茶叶上花些功夫。使用流动清水清洗,清洗时间不应过长,约以5~10秒为宜。
2.泡茶:泡茶时,先用开水浸泡茶叶30秒左右,然后倒掉,再用90度左右的水重现冲泡茶水。
3.浸泡:法一是将茶叶放入盆中,再加入10%无水酒精,10%的醋,用清水将容器注满,浸泡2小时左右即可。法二是将茶叶向高浓度的醋浸泡2小时,再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再用来泡茶。
4.晾晒:购买的茶叶可以晒干或烘烤干净,这样可气味清香、味道可口并且残留的农药也会逐渐减少。
总之,减少茶叶农药残留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消费者们注意购买正规渠道的茶叶,定期检测茶叶中的化学物质,遵循正确泡茶方法,便可尽可能减少农药残留的危害。
六、茶叶有农药残留么?
有
茶叶既然使用农药,必然或多或少会有些残留,但有农药残留和农药残留超标是两回事。国家允许在茶叶上使用的都是些低毒农药,而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GB 2763-2016)规定了48种农药在茶叶中的限量要求,这些限量值都是根据科学的风险评估得到的,只要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不超过标准规定,对消费者而言就是安全的。
而且,茶叶上使用的多为拟除虫菊酯类等脂溶性农药,在泡茶过程中能浸出到茶水中的量很有限。
七、茶叶农药残留有哪些?
茶叶农药残留有多种。因为茶叶种植过程中为了防止虫害和杂草的危害,会使用农药,这些农药一旦残留在茶叶表面就会有一定的危害。目前检测出的茶叶农药残留有有机氯、有机磷、三唑酮、三环养酯类、苯氧肟等多种。同时,有机氯和有机磷等农药残留会导致摄入后对人体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产生危害。为了消除茶叶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我们应更加注重茶叶生产的安全和质量控制,尽量选择无公害、有机茶叶,保证人们的健康。
八、如何去除茶叶残留农药?
其实,茶叶残留了农药,无论怎么都去除不彻底的。最好就是喝不含农药残留的茶叶,如果你想要买安全不打农药的茶叶,可以到待客九品上预订,茶树下放养跑山鸡,虫害较少,严格控制质量。
还有,很多人觉得泡茶时洗茶是可以去除农药残留的。其实,其中偶有夹杂物如茶灰、尘埃,经注入沸水即倒掉,也迅即去除。但是农药残留是去除不了的。
最后说一下这个洗茶的起源,“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原属于茶叶采制过程用语,后延伸至饮用过程中。而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以后经过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筛拣等。
九、哪种茶叶农药残留最低?
大公司生产的茶叶农药残留最低,农药残留不等于对人有害。
举例来说,对于狗有害的巧克力,对于猫有害的盐(食用量相对人而言),对于虫子,尤其是特定农作物的特定害虫,「剧毒」的概念都是不同的。
其次,这类问题是符合「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这个「歪理」的。茶叶不是每日必需,而且不用直接进到嘴里咀嚼或吞下,故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的影响,要小于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不知题主是在哪里看到普遍有残留的消息,过去一段时间内多次出现所谓「在茶叶中检出农药」的新闻,可能是某些媒体和组织的哗众取宠行为。
检出不代表过量,甚至不代表其有主动添加行为。
我认为通过符合规范的途径生产的茶叶是没问题的。但也不得不说,中国绝大多数的问题,都不是因为没有规则,而是不遵守规则,对于后者,我们谁都无法作出保证。
不过你所说的茶叶农残要靠数据说话,但是小农户或者小公司不愿意承担高昂的检测费,希望通过茶园管理达到心目中的有机或者低农标准。大公司相应来说为了保证品牌,会对茶叶农残和茶叶品质这一块投入更多,相应来说会比较安全。
扩展资料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所以中国的“十大名茶”在过去也有多种说法: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将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1959年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会将西湖龙井茶、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1999年《解放日报》将江苏碧螺春、西湖龙井、安徽毛峰、六安瓜片、恩施玉露、福建铁观音、福建银针、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云雾茶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将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信阳毛尖、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庐山云雾、安徽瓜片、安溪铁观音、苏州茉莉花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2002年《香港文汇报》将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毛峰、湖南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安徽祁门红、安徽瓜片、都匀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资料来源:
十、茶叶农药残留怎么办?
茶叶里的农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去除:
1. 水洗法:将茶叶放入水中浸泡,然后用流动的水冲洗,可以有效去除表面的农残。
2. 洗茶器法:利用洗茶器将茶叶进行清洗,可以去除茶叶中的农残。
3. 氧化法: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过氧化钠等处理茶叶,可以有效分解茶叶中的农残。
4. 熏蒸法:将茶叶暴露在二氧化硫熏蒸室中,可以去除茶叶中的农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农残效果可能有差异,而且需要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