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鞣制?
一、什么鞣制?
鞣制工艺有四种,分别是植鞣、铬鞣、铝鞣、油鞣。
植鞣是以植物鞣剂加工皮革,加工过程相对环保,但是在颜色上有局限性,有许多鲜艳的颜色不能染。一般植鞣皮是做原色皮具、皮雕的最佳选择。植物鞣料(Tanning Stuff)指富含植物鞣质(单宁含量≥8%),具有使用价值的植物组织,如木材、树 皮、果实、叶、根等。经过植鞣处理后的革,成型性好 ,板面丰满富有弹性,无油腻感;革的粒面、绒面有光泽,吸水易变软,可塑性强,颜色从本色的浅肉粉色到淡褐色,最适合做皮雕工艺。
总得来说植鞣皮革因采用天然植物鞣剂鞣制,可说是很环保,即使燃烧也不会释出有毒物质。因为植鞣革的吸水特性,用它制成的皮鞋的吸湿性也是最好的。虽然植鞣革的颜色有限,但因其色彩附着力不错,还能使用刷色技术,可以使其拥有各种鲜亮的颜色。
铬鞣是用铬盐鞣革,鞣性的铬盐是三价碱式铬盐,用铬盐鞣制成的皮不仅耐水洗,耐贮存,而且有最好的耐湿热稳定性。一般使用的铬鞣剂为商品铬盐精,主要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硫酸铬,其中铬含量以三氧化二铬(Cr2O3)20%~25%。铬鞣革虽然遇热变形,耐水,吸湿性不如植鞣革好,但它耐水洗,耐贮存,稳定性强。
铝鞣是指用铝盐鞣革的一种工艺。铝盐一般有铝明矾、硫酸铝及氯化铝(铝鞣剂)等。铝盐易水解,因此铝鞣革碰到水易退鞣而变硬,失去使用价值。其原因是铝络合物会和皮胶原的羧基发生单点结合,所以鞣性弱,革的收缩温度只达70~75℃。铝明矾(白矾),它有3种类划:钾明矾、钠明矾和铵明矾。由于铵明矾的溶解性好,所以常用。铝盐与植物鞣剂进行植-铝结合鞣(铝复鞣)能提高革的收缩温度,改善耐汗法性和柔韧性,也可节约栲胶。铝鞣革的特点为色白,柔软,延伸性好,耐温中等,不耐水,遇水或在水中洗涤时,就会将鞣剂洗去,造成脱鞣,干后变硬。
油鞣一般常用的是海产动物油做鞣剂,因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至少含两个以上的双键,碘价高,酸价低。用海产动物油脂处理后的皮,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油脂会缓慢氧化,其氧化聚合物包裹胶原纤维,使胶原纤维间具有活动性和疏水性。产生的醛类和其他氧化物与皮胶原发生交联,最后产生鞣制作用。这种鞣制工艺制作的工作靴,比较耐脏。通过油鞣制成皮革密度小,重量轻,柔软丰满,延伸性透气性好,洗后不易变形。传统的油鞣工艺鞣制周期长,工艺过程复杂,对环境污染严重,但近几年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增强,油鞣技术也在不断改良,往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
二、怎么鞣制皮革?
鞣制方法,无机盐鞣革,如锆、铝、铬、钛等金属盐,鞣制是制革和制裘的重要工序,通过鞣剂使生皮变成革的物理化学过程称鞣制。是生皮的胶原蛋白与鞣剂发生结合作用使生皮变性为不易腐烂之革的过程。主要鞣制工艺有植鞣、铬鞣、铝鞣等。植鞣是以植物鞣剂加工皮革,加工过程相对环保,但是在颜色上有局限。
三、如何鞣制兽皮?
1.整理兽皮:将生皮放在清水中浸泡4~5小时,使它柔软,然后用刀刮去附在皮板上的残肉和污物,再放在温热的碱水中用毛刷洗涤;把油脂和污物完全洗掉。
2.鞣制:用明矾(即白矾)、食盐、水按3∶1∶6的比例配成鞣制原液(厚皮需多加一些明矾)。使用时,将1份原液对7份水,盛在盆内浸没兽皮。以后每天逐渐加多原液,浸液逐渐加浓,以防止兽皮骤然紧缩而影响质量。浸渍时要勤翻兽皮,以免浸渍不匀。兽皮是否熟好,可用手绞紧一角,如果呈白色不透明,则说明已经成熟。
3.处理工作:将已熟好的兽皮从浸液中取出,用框架绷好,放在通风处阴干。到八成干时,取下用手揉搓,直到兽皮已柔软为止;再用铁器磨擦兽皮的光面,随磨随放碳酸镁粉(牙粉亦可),兽皮的毛和皮板就会洁净而柔软。最后用梳子轻轻将毛理顺即可。
四、牛皮鞣制工艺?
首先,为降低鲜生皮水分、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减缓酶的水解速度以便于储运,一般先将刚剥下来的鲜生皮用盐腌成可存放3到5个月的盐湿皮,若需存放更长的时间,就得将盐湿皮再经晾干成盐干皮。
然后,把腌过的生皮(即盐湿皮或盐干皮)制成成品皮革。这得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分组-浸水-去肉-脱脂-脱毛-浸碱-膨胀-脱灰-软化-浸酸-鞣制(或预鞣)-剖层-修整-复鞣-中和-染色-加脂-填充-干燥-整理-涂饰-压花,等。
其中最关键的工序是鞣制,甚至可以说,皮革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是以鞣制为中心的。鞣制是通过加入使生皮转化为带有水份的熟皮即半成品皮革,再经过剖层修整把熟皮剖削为多层(其中用来做高或较高档成品皮革的头层皮也叫青皮),接下来再对各层进行复鞣,就赋予了不同的成品皮革所应有的饱满、柔软、坚韧等各种特性。
所使用的鞣剂不同,鞣制出的皮革就有着各种不尽相同的特性。鞣剂的种类繁多,一般,掌握以下几种皮革的特性和主要用途就可以了:
(一)植鞣革(因通常按重量计量故又称“重革”,又因其鞣剂单宁的味道苦涩,故俗称“涩皮”)。以植物鞣剂多对牛、猪皮鞣制的皮革,植鞣法是最早的对皮革鞣制方法,是使用从植物中萃取的栲胶(主要成分为单宁)来鞣制,它是鞣制皮革中唯一的型皮革,即使燃烧也不会释出有毒物质。现在的宠物粮有的就是用这种皮碎料做成的。这种皮革质地比较厚实、坚韧,较容易吸收液体,吸水后便于立体塑形,本色为栲胶本身的淡棕黄色,使用后经氧化、日照以及对体液的吸收等因素会逐渐变深(长时间的日照会把皮革晒成黑褐色),适用盐基性染料(即碱性染料)染色。这种皮革质地硬,厚实,多用于军品、机械配件、篮球、腰带、鞋底、皮箱匣,以及皮雕皮塑。
(二)铬鞣革(铬鞣革及以下种类常按面积计量,故合称“轻革”)。1858年发明就使用硫酸铬等铬盐作为主鞣剂对皮革的鞣制法,其鞣制的时间和成本都比植鞣革节省得多,这一方法鞣制的皮革呈蓝白色故称“蓝湿皮”。铬鞣革质地柔软富有伸缩性,褪色和缩水程度都小,并且便于染色和车缝,多用于制作或提袋等。但这种皮革燃烧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六价铬”。
(三)油鞣革。主要有油蜡皮,是油鞣的革,其表面富有油蜡感,属高档皮革,唯一的不足是特别不耐水、油,其中的油浸皮(又称疯马皮、疯牛皮,有磨砂和光面的两种)比较著名,主要用于做高档鞋、酷包。
(四)脑鞣革。用乳化的脂肪如鳕鱼等鱼油、动物的脑髓等经过空气氧化后为鞣剂鞣制的皮革,这种皮革质地最柔软,透气性好,耐水洗。以前只用于鞣制麂皮,现在多用绵羊剖层皮鞣制绒面革(即仿麂皮)用于对镜头等精细器具的擦拭。
(五)醛鞣革。鞣剂多为甲醛(即福尔马林)或戊二醛水溶液。醛鞣革耐水性好。
(六)铝鞣革。硫酸铝鞣剂鞣制的皮革特点是洁白(所以对鞣制出的湿革称“白湿皮”)、柔软、粒面紧密而细致,但水洗后即退鞣。白湿皮经干燥后变得扁薄、板硬,所以铝鞣剂很少单独使用。白湿皮能保存很长时间,并可以被进一步加工成不同类型的成品革,是蓝湿皮的一种代用品。
(七)结合鞣革。用两种或以上鞣剂同时或先后鞣制的皮革。多为铬-植结合鞣革,丰满性、弹性、耐磨性都比植鞣革有较大的提高,主要用于做鞋。植-铝结合鞣革性质稳定、耐水性好。现在市售的皮革多为结合鞣革。
另外还有现已少见的生革和熟革。生革不经鞣制,是对生皮刮去残存的软组织后浸于石灰水中,然后撑开晾干而成硬且脆的皮革,主要用于不需弯曲的部件,例如鼓皮。熟革是把植鞣革经热水或热蜡等液体处理后使之坚硬,传统上用来做盔甲和书籍封面。
再一个关键工序是加脂。生皮在鞣制之前已将原有的脂肪除去,鞣制后为了使皮纤维周围形成脂肪薄膜保护层,提高皮革的柔软性以及伸屈性和强度,因此必须加脂。其基本原理是:将与皮革纤维具有很好结合度的皮模拟油引入皮革内,在皮内纤维表面之间形成一层皮模拟油膜隔开,这样,皮内纤维之间移动的摩擦就相当于油分子的摩擦,因而皮革就会很柔软。但是,由于引入皮革内的油脂在自然状态下会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慢慢挥发走失,或由于其它原因如遇水被水解或高温被挥发等,使得皮模拟油的油膜被破坏,因而皮革内纤维之间就会相互粘结在一起,从而使皮革变硬变脆。这时应重新给内纤维之间的表面引入形成油膜的皮模拟油。这,就是对成品养护的基本原理。最简单的手工加脂办法是先把切成薄片的肥皂加到10倍于它的水中煮沸溶解,再徐徐加入与肥皂等量的蓖麻油乳化。把这种乳化油涂抹到半干的熟皮内面,然后将内面与内面叠合,放置一夜使其干燥即可。
五、怎样鞣制兔皮?
生皮经过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制成柔 软、丰满、具有工艺产品要求的毛皮或板皮,这个过程称“鞣制”。兔皮的鞣制方法很多,主要有甲醛鞣、铬铝鞣和适合广大农村应用的硝面鞣。
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兔皮纤维组织的多孔性,使鞣 液扩散至纤维组织,通过吸附作用,使鞣液和纤维组织之间发生一 系列的理化作用,将生皮鞣制成柔软、丰满,并具有一定程度稳定 性的裘皮。
六、如何鞣制皮毛?
鞣制皮毛的简单方法
1、材料、药品和用具
1.1鲜或干的生皮。
1.2药品:工业用甲醛(福尔马林)、硫酸、食盐、餐洗精、芒硝(元明粉)、碳酸钠(白碱)、洗衣粉、渗透剂JFC、软皮白油或合成加脂剂、甲酸、硫酸铵、硫代硫酸钠。
1.3用具:温度计、酸碱试纸、刮刀、半圆形木、瓦缸、玻璃量筒、量杯、烧杯、粗天秤等。
2、方法以步骤
2.1生皮分批和称量:将生皮按厚薄、面积大小、鲜或干生皮及干燥程度、保存时间等进行分批,尽量把性质相似的生皮组成一个生产批次,手工操作以20—30张一批为宜,并称重,生皮重量作为用水量的依据。
2.2浸水:目的使皮板中水分接近鲜皮状态,改善其软度,加水量以干重的20倍或鲜皮的10倍,水温为常温以不低于20度为宜,每公斤水加餐洗精3毫升、JFC0.5毫升。
浸水时间24—36小时,在浸水过程中要间歇地翻动毛皮,并防止皮板露出水面。
2.3脱脂:目的是除去毛皮上的污物、血迹及油脂等,用水量同上,水温35—40度,水中加适量餐洗精或洗衣粉浸泡,搓洗1—2小时。
2.4复浸:目的是使皮板进一步回鲜,皮纤维松散便于揭里去肉,加水量同上,每公斤水加浓硫酸1毫升,硫代硫酸钠1克。
复浸时间2—5小时,以皮板肿亮、柔软为度,复浸过程中亦要经常搅拌、翻动。
2.5揭里去肉:复浸后要用碳酸钠溶液中和,把PH值调至7.5左右并维持2小时以上,再进行揭里去肉,方法是从尾部开始,向头部方向揭,用钝刀或铲刀剖铲,也可用手撕,但要防止揭破皮板。
2.6浸酸:目的是使皮板纤维组织软化膨胀、为鞣制工序作准备,加水量为皮重的15—20倍,水温35度左右。每公斤水加食盐50克、芒硝50克、浓硫酸3毫升、甲酸1毫升、JFC0.5毫升。
浸酸时间24小时左右,也可适当延长并经常翻动皮张,浸酸效果检查是将毛皮对折、板皮向外,在对折处用手挤压,若形成白色压痕、皮张很软即可,再将皮捞起挤水,待基本不滴水后即可放入鞣液中鞣制。
2.7鞣制:目的是使皮板纤维松散稳定,并使毛与真皮结合更加牢固。鞣液配制加水量为皮重的15—20倍,每公斤水中加入甲醛8—10毫升、食盐40克、芒硝40克。水温最好保持在35—37度。将浸酸后的皮投入并搅拌半小时后,用碳酸钠慢慢分3—4次将鞣液的PH值调至8—8.5。鞣制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
七、生皮鞣制的方法?
生皮鞣制是一种将生皮转变为皮革的工艺。
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工具和材料:需要准备铁锤、铁砧、砍刀、铁针、铁链等工具和盐、硝、石灰等材料。
2. 清理和准备生皮:首先,要将生皮上的毛和脂肪等杂质清理干净,然后将生皮展平,使其表面光滑。
3. 浸泡和揉搓:将生皮浸泡在盐水中,时间大约为2-3天。
然后取出生皮,将其揉搓至软。
4. 鞣制:在生皮上涂上适量的鞣制剂,然后不断揉搓,使其与生皮充分接触。
5. 漂洗和干燥:将鞣制好的皮革放入清水中漂洗,去除多余的鞣制剂和杂质。
然后将其悬挂在通风处或使用烘干机进行干燥。
6. 整理和加工:干燥后的皮革需要进行整理和加工,如磨光、染色、缝制等,以使其符合使用要求。
在鞣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工具和材料的选用要合适,以保证鞣制的效率和品质。
2. 鞣制剂的选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得到最佳的鞣制效果。
3. 鞣制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因素要进行控制,以保证鞣制的顺利进行。
4. 干燥后的皮革需要进行质量检查,如有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八、羊皮的鞣制过程?
1、检查皮张 把要熟制的皮张展开,看皮板有无裂口,皱褶处是否腐烂掉毛,并除掉羊皮上粘有的杂物。如皮板有裂口,在浸泡前要把裂口缝好。皮张如有腐烂,应把腐烂处剪掉,缝好后再浸泡熟制。
2、浸泡 将羊皮放入大缸内,加清水浸泡。夏季浸1 天,冬季需浸2-3天。
3、刮肉里 将皮张里面朝上,用刀刮除剥皮时带的残肉和油脂。
4、清洗 肉里刮完以后,用清水冲洗,然后加碱、肥皂、洗衣粉 等洗涤剂搓洗皮毛,直到全部洗干净为止。
5、下缸 在缸内加盐、芒硝、面粉和水,将皮张浸泡在缸中。
6、水闷 将干皮铺平,在皮里上喷少许水,待皮板润潮即可,千万不要喷水过多。然后每两张皮里合在一起,放阴凉处闷1-2小时。
7、第二次刮肉里 第二次刮肉里是为了使皮张柔软,须用钝刀,先横铲,后顺铲。铲完后晾干即可裁制衣物。
九、芒硝怎么鞣制羊皮?
硝液配制,取硫酸钠(芒硝)10公斤溶于100公斤水中再加面粉25公斤拌和均匀即成,硝液用量约为毛皮重量的10倍
硝制:把经软化处理的毛皮浸入硝液中,翻拌浸匀,上压生物,使其沉浸于液面之下,并每天翻动一次。浸硝时间依气温而定。
在春秋季,空温在15~20℃时一般浸制16~22天,夏季气温达30℃时,浸制15天左右即可起缸。
成品的检查方法是将皮板对折或手捍强挤硝液,如果皮板呈现白色,脱水良好,说明已硝好。成品从缸内捞出后不要沾生水,随即晾干及铲软处理以得至成品。
十、鲜羊皮如何鞣制?
鲜羊皮用硝盐进行浸泡三天,然后刮掉羊毛和皮油,最后用硝盐鞣制就做成了